深入走访粤赣交界23个乡镇、代表扎根农村16年……从承包荒山种植特色农产品起步,刘炳量到创办广东康贝农业有限公司等三家农业经营主体,用好再到开辟“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通道,助力展全国人大代表、韶关韶关南雄坪田镇老龙社区党支部书记刘炳履职步履不停,现代始终与乡村振兴的农业潮流同行。
正因如此,高质刘炳才能敏锐地把握兴农的四个共享脉搏,从2023年提出《关于规划建设赣州至韶关铁路扩能工程的全国建议》到今年提出《关于支持韶关开展“四个共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的建议》,在全国两会上,代表刘炳不断带来新的刘炳量兴农之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用好活力。
履职三年
敢为人先 向新向兴
“一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是真幸福。”秉持着这样的信念,2007年以来,从外地嫁至广东韶关南雄市坪田镇的刘炳创新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务工就业等方式,辐射带动25个行政村超1000户农民增收,户均年收入增加1.2万元。
生产模式提升后,如何打开销路,是粤北山区的“痛点”所在。
针对山区农产品销售难题,刘炳以品牌化的思维带领团队打造“坪田山珍”区域品牌,搭建县级农技推广驿站,开辟“线上直播+线下展销”双通道。
在履职的第三年,刘炳又作出新的尝试——2024年,她发起“支书助农·挑战年销百万”活动,现已带动镇域农产品销售额突破200万元,让藏在深山的贡柑、板鸭等特产走出大山、走向全国。
刘炳在助农直播间带货,助力农产品走出山区。
近年来,农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如何切实让新质生产力在南雄这样的山区、老区中生根发芽?除了使用“新农具”电商带货外,刘炳也在思考如何提升田间地头的科技含量。
先从自身做起,刘炳主动参与韶关市农业农村局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累计参训超300学时,并将所学转化为实践。牵头建立“田间课堂”,邀请农技专家开展现场教学10余场次,手把手传授生态种植、电商营销等技能,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余人。这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坪田镇农业科技贡献率提升至65%,特色产业规模扩大40%。
刘炳在田间学习。
“四个共享”
产业兴农 协同发展
正是由于2024年在电商领域的尝试,让刘炳对韶关农业市场体系、仓储冷链物流等各类农业产业配套设施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有着“粤北粮仓”美誉的韶关,优质农产品种类丰富,农业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作为粤湘赣三省通衢,韶关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内陆地区的重要节点。
然而,在深入走访粤赣交界23个乡镇后,刘炳发现,当前粤湘赣地区农业发展存在区域壁垒明显、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产业竞争力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农产品和农资现代流通网络,支持各类主体协同共建供应链。推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刘炳的建议《关于支持韶关开展“四个共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改革试点的建议》与中央一号文件不谋而合。
为充分发挥韶关的区位优势,打破区域间的发展桎梏,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升农业产业竞争力。刘炳倡导通过“共享市场体系、共享仓储冷链物流、共享生产加工、共享研发创新”破解小农户发展困境。
具体来说,一是在粤湘赣交通枢纽节点,支持韶关建设大型现代化共享仓储冷链中心。同时,对现有仓储冷链物流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依托韶关现有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共享生产加工园区。鼓励园区内企业开展合作,实现设备共享、技术共享、人才共享,提高生产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建立共享生产加工设备租赁平台,降低企业设备购置成本。
采写:南方农村报记者李瑞雪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设计:王越
来源:南方农村报
竹炭科技点亮绿色未来:广东健态实业以“黑金”破局竹业新赛道_南方+_南方plus4月25日,在2025国际竹业品牌博览会现场,广东健态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东健态”)带来的竹质活性炭产品吸引了众多 ...
网购电子产品使用后申请退货退款,演出服用完后申请退货退款,化妆品、食品打开使用后申请退货退款……近日,媒体调查采访发现,有一些消费者网购后频繁退货退款,网上甚至有如何利用“规则”在退货退款上薅商家“羊 ...
广东荔枝北上新疆,深化粤新两地交流互通_南方+_南方plus荔枝鲜果冷链直达、荔枝西梅组成“果汁CP”、两地企业达成合作意向……依托“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平台,今年来广州与喀什两地交流日益密切,以从化 ...
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示中!惠州1家拟递补→_南方+_南方plus4月8日,农业农村部官网发布《第十一次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拟递补企业名单公示》,拟递补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等158家企业为农业 ...
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与2012年相比,2023年我国煤炭消费比重下降13.2个百分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下降26.8%…… ...
毕业近一年,张浩宇不仅没找到工作,还背上了贷款,每月还贷1200元,至今尚未还清;在互联网投诉平台,关于“培训贷”的投诉层出不穷。不少求职者陷入这一圈套,不但没能找到工作,还要按时还贷,苦不堪言。对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