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张磊 记者刘传江)“临期商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哈尔货不仅种类繁多,滨市别盲价格上也经济实惠,消保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中心但因临近保质期,提示如消费不及时,临期会出现使用安全问题。商品哈尔滨市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近日提醒广大消费者,目囤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选购临期商品,哈尔货不要盲目囤货。滨市别盲
临期商品是消保指临近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商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中心保质期在一年以上的提示食品,临近保质期为最后45天;保质期半年至1年的临期食品,临近保质期为最后30天;保质期半年以内的商品,临近保质期为最后15天。哈尔滨市消保中心提醒消费者,选购临期商品一定要理性。
选择正规渠道。消费者在购买临期商品时,要尽量选择正规的大型商超,不要选择无证经营店铺或摊点,线上购物时也要选择口碑好、信誉度高、销售量大的电商平台和网店,要及时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重要商品信息。经营者要向消费者告知其为“临期商品”和“保质期截止日期”等信息。
关注商品属性。针对不同的商品属性,消费者要综合判断临期商品的品质。例如需要冷冻保存或冷链运输的食品,由于储存条件的限制容易提前变质,需谨慎选择。
留意商品包装、储存及运输条件。临期商品储存时间较长、搬运次数较多,消费者在线下购买时由于商品要在标注的条件下储存。如发现冷藏冷冻食品在常温下保存的情况,切记不要购买。仔细查看商品外包装是否完整,避免出现外包装破损、食品涨袋、漏气等现象。线上购买时要关注运输时间及运输条件,确保在保质期内到货。
按需适量购买。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日常需要确定购买数量,并在保质期内使用完毕。不要因为折扣和低价大量购买临期商品,以免商品过期、变质造成人身伤害。
索要并留存购物凭证。临期商品由于其特定属性,发生变质的可能性相对较大,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临期商品后,应及时索要并保管好购物凭证。若发现临期商品在保质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时及时向消保中心(消协)进行投诉维权。
责任编辑:游婕写在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开幕之际——破局、重构与未来_南方+_南方plus2025年,对于广东农业而言绝非平凡的一年。2月1日,特朗普加征10%关税的行政令掀起新一轮贸易战,作为2024年农产品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7月28日,江苏省江阴市消保委一届十四次常务理事会议在江阴市市场监管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江阴市消保委副主任、常务理事、理事的调整提议,审议通过了江阴市诚信单位评选办法, ...
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十一”将至,旅游、购物等将迎来消费高峰。9月28日,吉林省消费者协会结合当前市场消费热点及疫情防控形势,发布2022年国庆假期消费提示。疫情防控依然不能松懈,消费者要时 ...
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广东发布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_南方+_南方plus日前,广东省委书记、省第一总林长黄坤明,广东省省长、省总林长王伟中签发了2025年第1号总林长令——《关于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的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李馨 陈红生 记者薛庆元)记者近日从江苏省镇江市消协了解到,今年8月至10月,镇江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次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在与镇江新区一新材料有限公司签订家庭装修合同时,在商家的低价诱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春节临近,旅游、购物消费迎来高峰,为保障消费者安全放心消费,减少消费纠纷,1月17日,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和漳州市消委会联合发布2023年春节假期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