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记者刘浩)家中老人使用手机时,自动扣款有时会遇到什么都没买却出现自动扣款的上海市浦情况,8月8日,东新上海市浦东新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关爱‘一老一小’ 守护消费公平”系列专题案例,区消提醒消费者尤其是保委老年消费者,使用互联网服务时,提示需警惕“自动扣款”陷阱。警惕阱
消费者赵先生投诉称,互联近期老伴在使用其手机时发现,网陷自今年3月份开始,自动扣款微信支付平台上每月都有一笔180元的上海市浦扣款,扣款公司为一保险公司。东新赵先生称自己没有签过任何保险合同,区消也没有接到任何推销电话,保委却被无故扣款。提示
消费者沈先生反映,他在视频平台刷短视频时,发现一个P图小程序的广告,广告声称“0.01元试玩”。沈先生支付0.01元试玩以后,发现不会操作该APP,便退出不再使用,此后却发现支付宝自动扣费88元,支付详情是年度会员扣费。沈先生表示自己从未点击充值任何会员,不清楚所谓的“年度会员”如何而来。
在部分消费场景中植入广告,比如保险、小游戏、小程序等,利用消费者的注意力“盲区”进行引流,是当下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惯用手段。浦东新区消保委发现,有部分互联网公司为拓展业务,将目光瞄准了热爱“网上冲浪”但防范意识薄弱、金融知识欠缺的老年人,运用“0元”“1分”“随时退款”等广告方式吸引用户点击,这些公司在用户点击的同时自动为用户勾选了免密支付、自动续费等功能,让人防不胜防。
浦东新区消保委提醒部分从事互联网业务的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础是企业的信用,如果企业长期使用低质量的营销方式揽客,企业信用也会随之降低,逐渐会进入客户持续下降的恶性循环,希望企业“走正道”、平台“抓管理”,共同落实,把互联网服务做细做实,而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消费者,莫让老年人在跨越“数字鸿沟”的同时,落入“支付陷阱”。
责任编辑:赵英男10月10日,气温剧降,让人感觉有丝丝寒意,但斑竹园镇福和小学师生的心里却暖暖的。金寨县斑竹园初级中学校长徐艳一行,深入到结对帮扶学校——地处皖鄂边界深山小镇里的福和小学开展捐书助学活动。徐艳代表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赖东文记者张文章)为加快闽粤苏区两县知识产权区域协同保护,10月8日下午,广东省蕉岭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万彬一行5人到福建省武平县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签订两县知识产权行政保 ...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孟刚)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百威投资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威)因发布出现饮酒动作的违法广告,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管局罚款60万元。行政处罚书显示,当事人于201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