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泾县泾县昌桥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乡村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增长,振兴幸福宜居新农村建设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效,昌桥实现了乡村振兴“加速跑”。跑出
党建领航发展,速度村集体经济实现“突围破困”。泾县抓党建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乡村因地制宜谋划发展新蓝图,振兴立足民情定规划、昌桥筹资金、跑出抓项目、速度强落实,泾县闯出一条“从无到有、乡村从有到优”的振兴村集体经济特色发展路径。以政策指导产业发展、以昌桥乡农民产业园区为示范先行增信心、以红色代办服务队机制强保障,将上级拨付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涉农项目资金等优先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今年该乡17个村集体经济预计总收入达680万元,最低不少于20万。
创新发展模式,让资金“输血”变“造血”。全力推进700万的昌桥乡农民创业产业园项目,整合昌桥乡昌桥村15583平方米的集体建设用地,探索“1+5”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以昌桥村牵头落地,五个脱贫村资金抱团,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方式,用“聚指成拳”的理念统筹各类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建设3栋4000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化厂房,统一设计、整体布局、团队招商,推进“村村合一”发展新模式。
22万孤峰村竹制品烘房产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强化基础设施、为下一步乡村旅游产业和观光采摘业发展优化服务的龙桥村道路硬化项目已完成施工。
授鱼不如授渔,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依托农民夜校、新时代文明所(站)平台,加强免费公益技能培训,在各村开展不同类型的就业技能帮扶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拓宽致富增收路。截至10月底,在全乡开办职业技能培训4期,涉及不同类别的技能种类课程超过5个,参与培训人员超过500余人次。增设公益性岗位,为部分困难户提供可自食其力的稳定收入来源;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植、养殖业,扶持企业发展产业升级,促发展稳就业,千方百计为当地群众保障就业渠道,通过辖区企业、合作社等招工尽可能解决本地就业问题;在采茶旺季、中草药种植和采收期等需要人力劳作时期,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村民积极务工,短工人均日收入达120-200元。
提升人居环境,文明创建提高“幸福指数”。今年以来,昌桥乡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抓手,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学雷锋”志愿服务、乡风文明等创建活动,推动三产融合,通过全域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大幅改善了乡村面貌。泉水村、田坊村示范点试行“家禽圈养”深受群众好评,下一步在全乡逐步推广;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基础建设,昌桥乡垃圾处理中心开工建设;华盘村省级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如期完成,大幅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文明创建的“纸上标准”变成了人民群众喜在眉间、乐在心头的“实质幸福”,助力乡村完美“蝶变”。(记者 喻学超 通讯员 张濛)
清远展团亮相广东农博会,清城“土特产”大受欢迎_南方+_南方plus4月18日,第十四届广东现代农业博览会在东莞正式开幕。清远市携清城区源来有米、正稻农业、粤鹅皇、农匠坊、天农、林中宝等37家农业企业 ...
近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到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东七村机收再生稻示范点进行头季现场测产验收。验收专家组成员来自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 ...
近日,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到乳源瑶族自治县一六镇东七村机收再生稻示范点进行头季现场测产验收。验收专家组成员来自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州 ...
育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丰收更有底气|丰收揭西产业巡礼⑦_南方+_南方plus在揭西甜蜜乡种养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内,数万只蜜蜂正忙碌于花丛间,勤勉地酿造着高品质天然蜂蜜。“自从建立合作社后,我们带着2 ...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万晓东)近日,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居住在海淀区的李先生反映,称本人身份证曾丢失,近期发现被登记注册成某公司股东,自己是残疾人且从未自行开办过公司,现因“被股东”问题导致无法 ...
中国消费者报天津讯记者万晓东)近期,天津市河东区市场监管局将信用监管作为助力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采取多项举措,精准施策,推进企业信用修复,助力辖区企业健康发展。首先,在天津市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