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双向奔赴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博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馆和大人一说话,双向奔赴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博物脑子都要炸了。馆和”近日,双向奔赴上海市民何先生将这段看展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博物引发了网友的馆和讨论。
现实中,双向奔赴不少人都有过在公共场所被孩子打扰的博物经历。博物馆毕竟不是馆和游乐场,孩子在博物馆里跑跳大叫、双向奔赴追逐打闹或伸手触碰展品,博物既影响他人体验,馆和也破坏观展秩序,更可能造成展品损坏。
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具有社会公益性质。人们去博物馆,为的是陶冶情操、拓展视野,这也是孩子所需要的。培养对历史文化的热爱,有时需要“百闻不如一见”。哪怕孩子知识储备不够、对展览内容一知半解,但在潜移默化中也能激发兴趣、增长见识、提升审美,逐步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迎接孩子入馆,就是打开了启民智、传文化的大门。
成年人追求安静看展,儿童渴望“玩耍式”体验,两者需求发生冲突时,博物馆应多俯身倾听孩子心声、综合考虑这个群体的需求。近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官网公布博物馆的新定义,其中提到“向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博物馆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并“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博物馆可以结合实际,尝试通过参与性、互动性强的布展,将馆藏与孩子兴趣结合,拉近与孩子距离,如上海博物馆的寻找“博物馆里的动物园”活动,引导孩子打卡动物细节;成都博物馆为成人和孩子设计不同高度的显微镜,让两者互不干扰。
家长对历史文化的态度,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态度。一些家长把孩子带进博物馆,不是抓住机会共同学习,而是遛娃消遣、打发时间,逛博物馆像逛旅游景点,怎么能让孩子觉得观展庄重又有趣?相较心智不成熟,自制力、执行力不足的孩童,那些对孩子失范行为心不在焉、刻意纵容的家长更让人反感。历史知识和文明礼仪这堂课,孩子需要学习实践,部分家长更要及时补上。对于实在不适合看展的低龄孩子,家长不妨选择在家通过纪录片、网络直播等方式“云”游博物馆。待时机成熟时,再对孩子进行实地教学。
各类博物馆应加大探索力度,将儿童友好融入细节中,带来丰富多元的体验。在家长和社会的引导下,孩子文明观展、遵守规则,用善于发现的眼睛探究人类历史和文明宝藏。这样的“双向奔赴”,才是博物馆奇妙之旅的魅力所在。(韩小乔)
兴农评丨天价采购撕开监管缺口,莫让希望小学成失望样本_南方+_南方plus三农大小事,尽在兴农评。近日,四川省石棉县希望小学一项设备采购引发网友热议。该校在灾后恢复项目中以每台1.4万元采购“松典DC ...
整装待发!江门市2024年“三支一扶”岗前培训开班_南方+_南方plus活力启程,共赴青春;整装待发,扎根基层。7月11日—12日,由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的2024年“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岗 ...
近日,浙江杭州一处自助西瓜摊火了。在这个小摊上,每个西瓜都称好了重量,按2元每斤的售价。标好价格摆放在桌上,在桌子后方的袋子上,写着“扫码自取”几个字,旁边贴着收款二维码。摊主俞亚娣介绍,她自小因 ...
关税风暴下罗非鱼如何突围,“三博会”罗非鱼“思想汇”谋破局之道_南方+_南方plus2025年4月中美关税战全面升级全球贸易格局剧烈震荡罗非鱼这一中国水产出口的“明星产品”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出口受阻 ...
品新会陈皮、赏乡村音乐!夏日盛宴绝配CP惊艳广州海心沙_南方+_南方plus悦动新乡村,唱响百千万。6月26日晚,备受瞩目的2024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在羊城广州地标海心沙广场星光大道盛大启动。江门丽宫国 ...
广东省第十批部分援疆教师和支教大学生圆满完成任务返粤_南方+_南方plus7月5日14:04,随着航班CZ6839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缓缓落地,本批次广东省“中组部”援疆教师顺利抵粤。这也意味着他们顺利 ...